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全世界53個咖啡產地介紹(8)

四十八、夏威夷咖啡


     
或許是世界上最美的咖啡豆。 夏威夷產的科納(Kona)咖啡豆具有最完美的外表,它的果實異常飽滿,而且光澤鮮亮。咖啡的口味濃郁芳香,並帶有肉桂香料的味道,酸度也較均衡適度。
     

科納(Kona)咖啡豆



夏威夷的咖啡是美國50個州中所出產的唯一頂級品種,美國本土自然是其最大的市場。
在所有的咖啡生產者中,夏威夷的咖啡產業管理處於最嚴格之列,付出的勞動費用也最高,具有最佳投資水平。
     
夏威夷的咖啡業不得不與日益擴展的旅遊業競爭空間。多數咖啡被種植在冒納羅亞(Mauna Loa)山坡。冒納羅亞原本是座火山,位於夏威夷島科納地區的西部。該咖啡產區的長度約為30公里,其種植區主要集中在該地區的北部和南部。咖啡樹種植在相對荒涼的地帶,但是其土質肥沃,含有火山灰。雖然開始種植時需投入強體力勞動,經營又很艱難,但令人安慰的是,科納的咖啡樹(至少是那些生長在海拔90米以上的咖啡樹)似乎不受任何病蟲害的影響。
     
儘管夏威夷經常受到龍捲風的影響,但是氣候條件對咖啡種植業來說卻是非常適宜的。這裡有充足的降水和陽光,又無霜害之憂。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被稱為“免費蔭涼”(freeshade)的奇特自然現象。在多數日子裡,大約下午兩點左右,天空便會浮現出朵朵白雲,為咖啡樹提供了必需的蔭涼。事實上正是如此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科納地區的阿拉伯品種咖啡產量比世界上其他任何種植園的都高,而且一直保持著高質量。比如,在拉丁美洲每公頃產560~900公頃,而在科納每公頃則產2240公斤。而令咖啡迷們不快的是,只有大約1400公頃的地方出產科納咖啡。
     
真正的科納咖啡確實是世間珍品,不易找到。最佳的科納咖啡分為等:特好( Extra Fancy)、好(Fancy)和一號(Number One)。這三等咖啡在莊園和自然條件下都有出產。現在市面上大多數自稱為”科納”的咖啡只含有不到5%的真正夏威夷科納咖啡。在美國還可找到另外一種不錯的夏威夷咖啡――夏威夷卡伊農場咖啡(Kai Farms)。

四十九、新喀裡多尼亞咖啡


     
已逝的輝煌。 新喀裡多尼亞 (New Caledonia)是前法屬殖民地,只有10%的陸地可用於耕種,咖啡和玉米是其主要農作物。      
1860年傳教士們從留尼汪(La Réunion)引進咖啡,可是到了1987年每年只生產40噸,其中37噸出口,大都出口到法國。咖啡豆品種是非同一般的羅百氏特咖啡,質量極佳,口感豐富,然而較為細嫩,只需輕度烘烤。      
提及新喀裡多尼亞只是作為對其已逝輝煌的美好回憶,並且希望將來的咖啡飲用者能有機會品嚐這一傳統風味。
     


五十、巴布亞新幾內亞咖啡


     
現代咖啡的傳奇背景。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大約75%的咖啡產品來自於小型的地方農場。很多農場在森林地帶開墾土地,有些農場在森林深處,幾乎與世隔絕。該國的咖啡都種在海拔1300~1800米的高地,因此質量很高。雖然在一些低地也有咖啡種植,但是相對來說,產量極少。當地種植的咖 ​​啡大都是靠自然條件生長的,這是因為把化肥和農藥運到農場的運輸問題多,成本高。
     
咖啡業在該國的經濟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直接和間接從事該行業的人有100多萬。政府通過提供最低收購價來鼓勵種植。該行業本身由咖啡業委員(Coffee Industry Board)控制。委員會位於該島東部的戈羅卡(Goroka),然而出口業務都由私營公司辦理。
     
1975年的霜凍毀壞了巴西的大多數咖啡作物,但卻刺激了巴布亞新幾內亞咖啡來的發展。政府實行了一項計劃,資助農村或集體體土地擁有都創建了約20公頃的咖啡種植園。這個措施確實提高了咖啡種植在地方經濟中的滲透力,到1990年,年產量已達100萬袋。
     
然而幾乎不可避免的是生產猛增導致質量下降。1991年前,咖啡質量尚可,大部分屬開Y等。1991年後質量逐漸滑坡,也隨之失去了歐洲市場。Y等咖啡曾經擁有的額外價格也逐漸下降。這與該國”一個等級一個價格”的政策有關。該政策對於像咖啡這樣質量易變的行業來說是完全不可行的。於是,質量低劣的咖啡豆損壞了Y等咖啡高質量標準的形象,造成了積壓局面。
     
政府的對策是建立新的質量等級,暫時停止生產Y等咖啡,不再實行“一個等級一個價格”的政策。這就使得買主能按質論價,這必然對出產劣質咖啡豆的農夫的收入產生影響。到1993年,質量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大多數老客戶又開始從巴布亞新幾內亞購買咖啡了。Y等咖啡現在又以稍低的額外價格出售,這表明其質量已有提高。
     
雖然在一些地方咖啡樹生長旺盛,但因種植者缺乏堅持精神,收穫的咖啡豆生熟不一,大少不一。AA稀少,一般能買到A和AB級。A級咖啡的主要特點為:顆粒豐滿,酸度較輕,飲後回味無窮。

五十一、塔希提島咖啡


     
來自天堂的咖啡。
     
如能喝到塔希提島(Tahiti)咖啡,那可真是“三生有幸”,因為這種咖啡極為稀少。
     
塔希提島咖啡的商品名為塔希提。阿拉伯咖啡(Tahiti Arabica)。塔希提島是社會群島(Society Islands)中最大的島嶼,從這裡出口的任何咖啡都可以說是極不尋常的。如果你確實品嚐到了該種咖啡,就會被其優雅的風味、圓潤的口感和別具一格的特色所傾倒。

五十二、台灣咖啡


     
十八世紀,1884年(光緒10年)英人引入咖啡在台北三峽試種,日據時代,日人看台灣氣候土壤適合咖啡,遂自國外引進「阿拉比卡」,在北部試種成功,便在知本,瑞穗大量投資種植,產量佳。
     
十九世紀,1941年,產量豐富,品質風味佳,造就咖啡在台灣的全勝時期,不久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咖啡銷售成問題,又乏人照顧,農人改種稻 ​​米,日本戰敗撤退,咖啡乏人問津之後便沒落了。目前較具規模的是安通及惠蓀。
二十世紀1931年左右,日本木村cafe公司在嘉義種植咖啡,隨後又在花蓮瑞穗種植;1950年隨美軍協防颱灣,即溶咖啡引進台灣,初期只有雀巢咖啡;1960年是蜂蜜咖啡館時代,當時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曾經一度是國內文壇作家的著名聚會所;1962年第一次國際咖啡協會成立;1963年安通農場開始種植咖啡;1980年書坊結合的書香咖啡屋,中南部則流行庭園咖啡屋,個人品味的歐洲風格咖啡店,日式咖啡店及目前最興盛的咖啡連鎖店。

五十三、雲南咖啡


     
雲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處北緯15°至北迴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為主,且起伏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小粒種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早在五十年代,雲南小粒種咖啡就在國際咖啡市場上大受歡迎,被評定為咖啡中的上品。
     
史可追溯到189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從境外將咖啡種帶進云南,並在雲南省賓川縣的一個山谷裡種植成功。這批咖啡種子繁衍的咖啡植株至今在賓川縣仍然有三十多株在開花結果。
年代中期,一度種植規模達4000公頃。至1997年末,全省咖啡種植面積已達7800公頃。目前全省種植 ​​面積佔全國面積的70%,產量佔全國的83%,無論是從種植面積和咖啡豆產量來看,雲南咖啡已確立了中國國內的主導地位。
     
分佈在雲南南部和西南部的思茅、版納、文山、保山、德宏等地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