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科特迪瓦咖啡
就數量而言,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產國之一。
科特迪瓦(Cǒte d'lvoire)從未出產過質量最佳的咖啡,所產咖啡也極少出自阿拉伯咖啡樹。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它曾是世界上第三大咖啡生產國,年產500萬袋。甚至在今天仍是世界上第五大咖啡生產國,年產440萬袋。就羅百氏特咖啡的產量而言,科特迪瓦僅次於印度尼西亞(年產680萬袋)。
20世紀80年代科特迪瓦咖啡每公頃產量只有250公斤。這種狀況部分是由於貧窮,也因為咖啡樹的老化。缺少投資及沒有長期經營計劃也影響了咖啡產量。
科特迪瓦政府已開始採取積極措施來扭轉這種局面。全國咖啡管理委員會已重新組建,並精簡機構,已將一些生產活動轉交給私人公司管理。政府向生產高質咖啡的農夫提供最低價格保障,並鼓勵出口商直接從農夫手中購買。現在,80%的出口咖啡在歐洲共同體國家找到了銷路,主要買家是法國和意大利。
值得注意的是科特迪瓦是咖啡走私的主要中心,在1993~1994年中 多達2600噸咖啡被走私,主要路線是通過馬里(Mali)和幾內亞(Guinea)兩個鄰國。
二十八、肯尼亞咖啡
罕見的好咖啡――以其濃郁芳香和酸度均衡而聞名。
咖啡業內人士無不認為肯尼亞咖啡是其最喜愛的產品之一,這因為肯尼亞咖啡包含了我們想從一杯好的咖啡中得到的每一種感覺。它具有美妙絕倫、令人滿意的芳香,均衡可口的酸度,勻稱的顆粒和極佳的水果味。
咖啡在19世紀進入肯尼亞,當時埃塞俄比亞的咖啡飲品經由南也門進口到肯尼亞。但直到20世紀初,波旁咖啡樹才由聖?奧斯汀使團(St。Austin Mission)引入。
肯尼亞咖啡大多生長在海拔1500~2100米的地方,一年中收穫兩次。為確保只有成熟的漿果被採摘,人們必須在林間巡迴檢查,來回大約7次。肯尼亞咖啡由小耕農種植,他們收穫咖啡後,先把鮮咖啡豆送到合作清洗站,由清洗站將洗過曬乾的咖啡以“羊皮紙咖啡豆”(即外覆內果皮的咖啡豆)的狀態送到合作社(“羊皮紙咖啡豆”是咖啡豆去皮前的最後狀態)。所有的咖啡都有收集在一起,種植者根據其實際的質量按平均價格要價。這種買賣方法總體上運行良好,對種植者及消費者都公平。
肯尼亞政府極其認真地對待咖啡業,在這裡,砍伐或毀壞咖啡樹是非法的。肯尼亞咖啡的購買者均是世界級的優質咖啡購買商,也沒有任何國家能像肯尼亞這種連續地種植、生產和銷售咖啡。所有咖啡豆首先由肯尼亞咖啡委員會(coffee Board of Kaeya,簡稱CBK)收購,在此進行鑑定、評級,然後在每週的拍賣會上出售,拍賣時不再分等.肯尼亞咖啡委員會只起代理作用,收集咖啡樣品,將樣品分發給購買商,以便於他們判定價格和質量。內羅畢(Nairobi)拍賣會是為私人出口商舉行的,肯尼亞咖啡委員會付給種植者低於市場價的價格.最好的咖啡等級是豆形漿果咖啡(PB),然後是AA++、AA+、AA、AB等等,依次排列.上等咖啡光澤鮮亮、味美可口且略帶酒香.
組織拍賣也是為了滿足調配商的需求。這種拍賣會通常拍賣量較小(每宗3~6噸),有附有種植者標誌的樣品以供買家品賞。拍賣後,出口商按不同風味、不同質量及調配商所需的數量包裝。這為調配商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注重質量的德國人和北歐人是肯尼亞咖啡的長期購買商。
就國際範圍而言,肯尼亞咖啡的增長數量是顯而易見的,1969~1970年,出口80萬袋,到1985~1986年,出口量增到200萬袋。現在產量穩定在160萬袋,平均每公頃產量約為650公斤。
在近年咖啡價格突漲之前,肯尼亞咖啡的平均價格就一直在上升。1993年~1994年的價格比12個月前抬高50%。價格上漲主要是需求增加的結果。
也有一些購買商,尤其是日本商人,已對肯尼亞咖啡業體系表示不滿。更有一些商人表示,該國咖啡質量已下降,並指出直接從農夫手中購買可能是提高質量的一種途徑。但不管怎麼樣,肯尼亞那樣詳細的規章條例及完善的程序對所有咖啡生產國而言都是一種值得借鑒的模式。
肯尼亞咖啡借好萊塢電影《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的轟動而進一步揚名。影片中梅里爾·斯特里普(Maryl Streep)扮演的女主人公卡倫是一位作家和咖啡種植園主。許多人大概仍記得影片中那動人的美景和壯麗的日落,但更令人難以忘懷的是卡倫想在非洲擁有一個咖啡種植園的夢想。
二十九、馬達加斯加咖啡
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基本上是羅百氏特咖啡的生產國,但已計劃增加阿拉伯咖啡豆的種植。
該島自1989年以來,咖啡業私營化了,並解除了許多規定,其咖啡總產量每年高達100萬袋左右。由於馬達加斯加人喜飲咖啡,所以咖啡的國內消費量很高。該國的羅百氏特咖啡質量極佳,法國是其主要出口市場。
馬達加斯加政府計劃咖啡大約2000公頃的羅百氏特咖啡種植園和大約5000公頃的阿拉伯咖啡種植園。因此,該島咖啡的發展有賴於它在阿拉伯咖啡方面的潛能,一旦開發成功,此咖啡有望成為極品.
三十、莫桑比克咖啡
已沒有咖啡供應。
政治問題和內部紛爭使咖啡業一度興旺的莫桑比克(Mozambique)陷入了停滯不前的狀態。優質咖啡曾產於該國中部的馬尼卡(Manica)地區,但現在這個國家已沒有咖啡可出口了。
三十一、盧旺達咖啡
優質咖啡出自水洗阿拉伯咖啡豆,該咖啡具有獨特而完美的風味。
盧旺達(Rwanda)咖啡以其水洗阿拉伯咖啡豆形式而言,是絕對優質的。就非洲而論,其咖啡業引入註目,因為該國主要靠生產盡可能好的咖啡豆而興旺。
盧旺達咖啡的口味被描述為"青草香氣",帶有熱帶氣候特色。該國如此肥沃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有助於植物生長,咖啡樹像是被驅使著或被強迫著向上猛長,又像是因為長得太快,而不能產出極品的咖啡豆。但是不管怎麼樣,該國咖啡那柔軟而濃郁的口味是很棒的。
三十二、聖赫勒拿島咖啡
拿破崙認為,出自這個小島的唯一的好東西便是咖啡。
聖赫勒拿島(St Helena)位於大西洋,距非洲2000公里,距巴西3500公里,人口約5000人。當然,該島出名是因為1815年滑鐵盧戰役後拿破崙被放逐於此,並於1821年在該島去世。
1732年,咖啡在聖赫勒拿島首次種植,是從也門用一艘叫做霍頓號(Houghton)的船運來的。儘管19世紀60世紀年代以來其他一些引進的植物均栽培失敗,但咖啡卻在這裡生根發芽,蓬勃生長。
該島還經歷過一次咖啡改良運動,那裡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大衛?亨利(David Henry)開始致力於發展島上的咖啡業,目的是生產出最優質的咖啡。聖赫勒拿島上的咖啡樹的種植完全靠自然條件,沒有機械,沒有拖拉機,甚至連被砍下來為新咖啡樹騰出空間的雜木都被循環處理。
三十三、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咖啡
量小質優,口感柔和豐富的阿拉伯咖啡豆。
聖多美和普林西民主共和國(Sao Tomé and Principe)屬於火山群島,是非洲第二小的一個獨立國,曾是葡屬殖民地,直到1975年才贏得獨立。赤道橫穿該群島,這裡氣候炎熱濕潤,土地肥沃,灌溉良好,盛產咖啡。
1800年該國從巴西引進阿拉伯咖啡樹,至今98%的產品仍是阿拉伯咖啡。但是每年只有1000袋咖啡出口國外,其中大多數銷往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三十四、南非咖啡
味道芳香而酸度較小,讓人憶起中美洲的咖啡豆。
南非(South Africa)的咖啡生產主要在該國的東北部,由萊索托(Transvaal)和莫桑比克之間的納塔爾(Natal),一直向北延伸至德蘭士瓦( Transvaal ),最南的極限是南緯30°;再往南去便由於早霜的危害而不能種植咖啡。
該國的咖啡樹源於肯尼亞,質量優異。1975年用於種植咖啡樹的耕地只有1000公頃,但是1987年制訂了新的九年計劃,旨在擴大耕地面積,因些又增加了6000公頃耕地。
有趣的是,該國咖啡樹上結出來的果實更像中美洲的咖啡豆(而肯尼亞才是這種樹的原產地),其味道芬芳,酸度較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